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关于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的提案

发布日期:03-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历下政协字号:[ ]视力保护色:


关于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的提案

高绪俊

近年来,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停车难越来越成为我区繁荣文明首善之区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问题。

一、停车问题的现状

我区作为老城区,一方面 车多路窄,停车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收费车位空置率较高,路边免费车位车满为患,且附近居民长期占用,无法合理流动使用。特别在办公、住宅相对集中的繁华地段、老式开放式小区,停车难问题更为突出,每到上下班车流高峰时段,塞车现象已成常态。停车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交通拥堵、妨碍交通安全,还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群众意见越来越大,这一点在我们历下区尤为突出。停车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成为上班族上下班的头等大事,解决城区停车问题,已迫在眉睫。

造成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汽车拥有量迅猛增长与停车场建设滞后的矛盾。至2014年底,我市汽车保有量达156万多辆,其中仅2014年新入户达到23万辆。按一辆车5米的长度计算,今年新增车辆可以从济南排到广州。与2003年数据相比,10年间从28万辆增加到现在的156万辆。同时,全市156万辆汽车中约有70万辆在市区范围内,但规划的停车位只有30万个,缺口40万个,我区作为老城区、中心城区这个矛盾更为突出,现有的各类停车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部分驾驶员交通法律意识淡薄,不具备起码的规范停车意识,乱停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是有些驾驶员图省事、怕跑路,习惯于乱停乱放;二是有的不按规定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场或停车位内,更不愿意进地下停车场,许多地下停车场公众停车泊位利用率底,因此出现路面停车困难、地下停车场空闲的“怪圈”。三是有些老式居民小区的居民和沿街商家对路面临时停车泊位的作用理解不够,将许多路面免费临时停车位当作自己的私家停车位使用,长期占用临时停车位。例如:如我区七家村、十亩园的两条单行线右边的临时停车位常被附近的一些商家和居民占用,造成这一区域停车难等。

公安交警部门警力缺乏,日常管理任务较重,管理还达不到规范长效的要求。特别是对长期占有临时停车位的现象没有形成管理合力,联合执法力度不够,震慑力不大,再加上停车场的交通安全设施与指示系统不够完善,较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等,导致停车问题日益严竣。

停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停车难是相对的,白天,办公场所及周边停车难,封闭式小区停车有空间;夜间,居民小区停车难,办公区域有空间。

解决问题的建议

疏堵结合,用市场手段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是根本出路。一方面从严控制汽车数量(因不是我区的权限,不再详述),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加停车位。

     1、 加大立体停车场的建设力度,在有限的土地上向空间发展。对于停车难最为严重的中心城区来说,由于地价昂贵,不可能扩大停车设施的数量和面积。在此前提下,停车设施应向立体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停车特别紧张的地段优先建设立体停车场。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停车场的建设和经营,并给予优惠。主要鼓励建占地少、容量大、存取车安全方便的机械化公共停车场。

    2、充分发挥价格调节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收费管理办法及合理的收费标准,提高收费停车位的使用率及公共停车位的周转率,解决车辆停放失衡现状,引导车辆合理停放。在收费上,采用“分地区、分时段、分长短”的计费方法。在繁华地段、停车位紧张的场所增设计时收费器,20分钟内的临时停放,不收取停车费用,鼓励大家“有事快办、办完快走”,超过20分钟按每小时2元收取停车费用。

    3、树立公共资源,人人共享的理念,加大对背街小巷免费停车的管理。对小区内免费的停车位,一是限定时间免费,不能把公共场所变成自家的小院,改变放上一部车,增加一间储藏室的现状。二是限定数量免费,一家一户只能有一部车辆享受免费的待遇,多出的停车位按收费处理。

    4、搞好挖潜,充分利用停车资源。鼓励和提倡在停车需求突出区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商场酒店、单位宿舍等挖掘潜力,规范建设、推出内部配套停车位限时供社会车辆有偿停放。

    5、引入停车诱导系统,通过路边可变的电子信息提示板,提供实时停车信息,引导司机迅速找到停车位,减少寻找停车场的交通量。

    6、转变思维方式,处理好路面绿化与硬化的关系。当前停车已经成为社会的最基本的问题,在主要干线两边以绿化为主,在背街小巷则以满足群众最基本的停车为主。对一些小区和路边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花坛、绿地等进行开发利用,最大限度的挖掘停车资源。

    7、搞好宣传,提高驾驶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交警、停车管理办公室和宣传部门相互配合,经常组织驾驶员开展遵纪守法,规范停车的有关活动和强制集中培训,不断提高驾驶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广泛发动群众,就我区停车问题广泛征集市民的好意见、好建议,集思广益,多角度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宣传“绿色城市”文化,改变群众出行观念。

    8、加强执法,加大执法力度。配合限时停车、收费停车等措施,加强查处车辆乱停乱放,不按时停放的行为,“以严治乱”,规范停车秩序。

有些车主把路边临时免费停车位当作私家车位长期停放。

在办公、住宅相对集中的繁华地段、老式非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停车难问题更为突出,每到上下班车流高峰时段,塞车拥堵已经成为常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