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府城片区是济南的古城区,是济南2600年建城史的历史见证,也是全市历史遗存最集中、泉城特色最丰富、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域。为让济南这座古城活起来,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近期,历下区政协在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围绕“彰显老城区特色 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开展了专题商量活动。经过前期调研和现场商量,2023年4月13日,商量在历下调研组召开商量座谈会,与会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代表,围绕着如何“彰显老城区特色 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商量。在充分采纳参与商量的政协委员、专家、区直部门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专题“商量”报告如下。
一、关于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马腾委员建议发展特色客栈、民宿,充分挖掘济南名士文化资源
1.活化利用古城现存老建筑,大力发展特色客栈、民宿。统一规划后,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高中低档俱全的客栈,既有以房间为单位的主体房型,也保留部分以床位为单位的青年旅社,以院落为单位的奢华住宿场所,将游客留宿在古城,不但能够聚拢人气,还可带动周边餐饮、娱乐以及泉城路商圈的夜间经济。
2.将古城片区打造成齐鲁中西部旅游集散地。利用济南地理、交通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济南老东站(大明湖站),协调铁路部门开行、停靠以济南老东站(大明湖站)为原点,联通周边灵岩寺(万德站)、泰山、曲阜等景区的列车,并做好公交接驳,逐步把济南老东站(大明湖站)打造成齐鲁中西部旅游的特色车站,进而推动古城片区成为齐鲁中西部旅游的集散地。
3.充分发挥“济南名士多”的优势,打好名人牌、文化牌。用老建筑与济南名士的关联,讲好故事,开发好相关联的特色文创产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全网推介,形成在济南古城寻访名士足迹的潮流,开发“打卡”经济。
二、张健军委员建议围绕“文化+旅游+休闲+商业”融合发展进行产业规划,打造集文化艺术、亲水休闲、时尚消费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1.深入挖掘历史遗存,做好历史文化传承。系统梳理、挖掘提炼古城的经典元素和文化符号,实施老字号、非遗保护工程,通过“泉·城”历史文化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讲述有温度、有深度、有质感的济南故事。
2.创新招商运营方式,创建特色产业街区。依托地下泉道,以泉水和古建筑为两条主线,打造赏泉亲泉的游览路线,形成能够充分体现民族、民俗、民间的特色产业链。
3.以泉水文化引领,打造特色城市名片。以百花洲为核心区,将最具古城意境的曲水亭街、王府池子等景点为轴,带动片区整体布局,依托天下第一泉景区,推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擦亮泉水旅游品牌,培育国际化旅游标志区。
三、辛春才委员建议优化古城交通网络、商业布局,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
1.挖掘古城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媒体宣传推介。文旅商融合发展首先文化是龙头,将济南的历代文化传承总结归纳,通过自媒体、网红媒体进行特别宣传,让全国人民知道一个原来不熟悉的济南特色文化,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2.增强景区互联互通,构建便捷交通网络。旅游方面目前来看,各个景点之间都比较分散,建议将各个景点之间特别是市区设立专用交通工具联络,专人服务引导游客方便景点之间的互通。
3.优化商业布局配套,促进消费升级。对游客群体进行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旅游景点周边的商业进行优化调整,包装几款济南的特色产品,加入特色文化要素,比如章丘铁锅、黑陶等,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四、杨晓琳委员建议以创新赋能古建筑活化利用,走出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子
1.提高古建筑活化利用意识。建议深入挖掘古建筑文化内涵,在文物建筑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与现实生活三者之间找到结合点,让古建筑得到保护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不断拓宽古城保护相关工作的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通过短视频先行、让名人讲故事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好古城保护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古城保护、挖掘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2.创新古建筑活化利用模式。建议结合古城片区实际,将古老的历史和新的产业、业态融合在一起,在保留住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做到串珠成链、集中成片,聚合发力。策划推出一批展现老城风光的有声明信片,线上线下广泛传播,提升影响力;深挖老城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在标志牌上设置二维码,让市民游客扫描二维码便可聆听古建筑故事、了解特色街巷文化。
3.走出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子。立足明府城片区实际,深入挖掘打造一批体现独特价值、文化特质的文旅融合IP,推出“网红打卡地”等精品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有效拉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活化利用项目,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利用历史建筑开展与保护历史建筑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文化研究等形式的特色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五、周荃委员建议充分挖掘和提炼古城文化内涵,推动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1.数字科技赋能古建筑活化利用和文旅商融合。数字赋能古建筑活化利用和古城发展,是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措施如智慧文旅平台的建设,VR与元宇宙的古城古建筑场景搭建,延伸文旅产业如相关文创、影视作品等。让数字赋能、文化代言,为古城古建筑注入现代活力。
2.挖掘古城、古建筑的纵向深度,同时赋活古城、古建筑横向的区域联动。针对济南状元府的案例,虽然历史上状元府只有一位状元陈勉,但是我们可以提炼“状元文化”这样一种积极向上引领的文化,可以在山东范围内把出过状元的各个古城联动起来,形成“状元文化游”等,形成更大的文化矩阵,增强影响力、联动力,进而为古城古建筑赋予新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3.把静态的历史和建筑,写成活的故事,让泉城人讲泉城故事。在古城发展和古建筑的活化利用中,应充分挖掘提炼文化内涵,梳理提炼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同时,一边梳理故事,一边培育讲故事的人,让泉城人讲古城故事,让依泉而居的人们,再次回到泉水和古城中,讲述过往时光的故事,是对古城和古建筑最大的保护和传承。
六、舒美君委员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活化利用,提升公益文化体验
1.创新活化利用的内容和形式。建议,加快推进遗留的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工作,引入专业化的社会力量来承担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工作,针对历史建筑实行认养制,鼓励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参与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鼓励参与者对老建筑按照相应规范投入资金、保护发展和活化利用。
2.打造公益文化品牌。状元府大院是济南现存唯一的状元府邸,根据其特点,可改建成公益类的文化教育基地或展览中心。作为可以探索、体验和分享的公益平台,它是一个文化沉淀与发展的传播场所,作为必打卡景区,固定时间组织私塾体验课,并入驻图书馆,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礼仪之邦的魅力。
3.优化片区整体布局、内外形态。古城内部可拆除不必要的隔墙,以形成大小不等的完整流畅空间;以家家户户有泉水的先天条件,可将整条街区分类打造,改造成艺术工作室、古城咖啡图书馆等交流共享空间,外来的游客可以充分体验济南泉水古城的魅力所在。
七、王红军委员建议建设智慧化、数字化商圈,塑造文旅商体融合的一站式消费新场景
1.推动科技、网络数字技术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商圈。建议顺应当前科技、产业、消费需求发展趋势,着力增强软硬件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加快商圈资源线上打通工作,实现商业活动线上宣导,推动网络数字技术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引导市民和游客进行消费体验。
2.结合周边旅游景点优势带动外地客流,实现商圈繁荣。建议开展更多的线下文化旅游活动,增加休闲娱乐氛围,并与商业联动,塑造文旅商体融合的一站式消费新场景,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到济南旅游消费。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等大型活动供给,简化审批流程,邀约有代表性人物及团队,鼓励旅游景点与商场结合,增加推广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