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不断丰富“商量”基层实践

发布日期:09-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历下区政协字号:[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牢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特点规律,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做文章,完善协商流程,增加协商频次,丰富协商内容,提高协商质量,形成了常态化的协商格局。

一、形成一体推进“商量”工作格局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大力支持协商平台建设,区委常委会将“商量”工作纳入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并以区委、区政府、区政协“三办”名义联合印发执行。区委、区政府领导同志经常参加专题“商量”,并多次对商量成果作出批示,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的一体化推进“商量”工作新局面。各街道也都非常重视政协工作,全力支持配合商量工作室、商量工作站建设,建强阵地、充实力量、强化保障,促进了基层“商量”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二、建立“商量”双重包挂制度

区政协制定完善了《关于建立商量工作室推进“商量”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的实施意见》《商量工作流程》,从总体要求、实践路径、落实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为更好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提供坚实保障,推动了“商量”工作各项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主席会议成员领衔包挂1-2个区级专题“商量”题目,同时还包联13个街道商量工作室,对基层商量的计划制定、组织调研、现场商量进行全过程指导督导,积极推进政协组织搭建的“商量”平台进小区、进楼宇、进企业工作,推动“商量”工作向基层延伸。

三、实现“商量”工作三级联动

全区13个街道全部成立了“商量”工作室,在有条件的社区、企业、商务楼宇成立了33个“商量”工作站,扎实开展“商量进社区”“商量进网格”“商量进商圈”,以党建凝聚人心,以商量扩大政协号召力,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立体化“商量”矩阵,基本实现了“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比如,建新街道商量工作室制定了“商户点单、街道接单、调研起单、委员跟单、部门参单、现场商单、企业评单”的“七单式”商量工作流程。解放路街道建立了“百姓商量团”,甸柳新村街道创建了“五方会谈齐商量”等等。

四、形成 “商量”工作四步闭环

选题坚持“党政点题、群众出题、委员荐题”的开放式选题机制,区街两级政协组织重点围绕群众所盼的民生问题,选择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智慧化菜市场、深化“养老外卖”建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空中飞线治理、充电桩建设等专题开展商量,促进了群众普遍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开题坚持不调研不商量、不研究不建言,建立住区三级政协委员“商量”专家智库,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反复调研、充分论证,借助“码上商量”,引导各界群众扫码参与,广泛征集民意。商题坚持政协搭台、多方协商,建立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区直部门、群众代表“四位一体”共同参与模式。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商量,与济南电视台合作,全程对商量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全面及时地展示协商成果,有效扩大了社会公众参与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结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注重成果转化,以商量专报、建议案等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阅,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商量”成果的落实落地,很好地展示了政协协商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的实践和成果。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创建“商量”协商平台,契合新时代政协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探索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互促的有效途径。我们将深刻把握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以新理念谋划商量工作、以新办法提升商量实效、以新机制打造商量品牌。

一是进一步落实省政协关于完善“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的工作要求。深化提升政协“商量”平台,建好用好“商量在历下”平台。优化商量工作室运行,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同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同心合力把“商量”打造成为政协工作的金名片。

二是进一步在服务中心工作发展大局求实效。树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区中心工作,紧扣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深入商量,努力使“商量”的过程成为建言资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民主监督、推动落实的过程,确保“商量”始终同党政中心工作方向一致、步调一致。

三是进一步在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求创新。不断深化“商量”平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发挥好基层商量工作室、工作站的作用,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商量”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的新方法新路径,在“商量”中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努力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实际效能。

四是努力在健全完善“商量”制度体系上求突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民导向、效果导向,既要及时把创新举措和有效做法固定下来,形成新的制度规范;也要摒弃形式化的内容程式,尽量简化流程,积极鼓励创新,推动“商量”规范有序而又生动活泼地开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